隨縁居
「正氣」是什麼呢 ? 中醫將維持人體運作的能量, 稱之為「正氣」亦稱為「元氣」, 是食物經身體消化, 吸收而成體內的「生命能量」, 而干擾甚至危害「正氣」運作的各種因素, 統稱為「邪氣」。
「元氣」由父精母血決定了先天的強弱, 它決定人體內「生命能量」的儲存容量大小; 對於食物消化、吸收補充「元氣」的快慢; 能量在「元氣」中在「元陽」- 動能與「元陰」-靜能之間轉變的難易。先天條件如同電腦中的硬體, 如CPU的運算速度、記憶體的儲存容量、I/O裝置的齊全決定了電腦的優劣。
「元氣」提供了骨骼肌活動的能量, 也提供五臟六腑不隨意肌運作的能量。在心、肝、肺、脾、腎等五臟裡運作的「動能」稱為「元陽」, 而五臟為實而藏的器官, 「元氣」會儲存閒置的「靜能」在「元陰」, 以備五臟不時之需。中醫檢查五臟可由「脈診」在橈骨動脈上寸(對應心臟)、關(對應肝臟)、尺(對應腎臟)三部, 「浮舉」看表現在動能的「元陽」正常否? 「沉尋」看表現在靜能的「元陰」充足否?
而腑為輸而不藏, 故膽、大腸、小腸、心包、胃、膀胱等六腑不儲存「靜能」, 故六腑的能量相較於五臟為低了許多。一般治療時僅針對其病症來調整其對應的經脈, 甚至由調整其對應五臟的經脈, 便可使之功能恢復正常。
如同一個國家, 只要國民的道德維持一定水準, 加上各執法單位系統正常操作, 即使仍有小偷, 搶盜等宵小, 整個治安仍是相當良好。
亦猶如電腦採用的操作系統與應用軟體, 決定了電腦硬體能發揮出多少效能。若要身體各功能運行正常, 則後天須對「元氣」的維護與保養確實做好。若 保持「元氣」運作旺盛, 則即使體內充滿許多身體代謝下來的毒素與外來的細菌, 病毒等, 都無法對身體有太大的傷害。
依時作息以養氣
人體內的「元氣」若順著大自然的陰、陽運轉規律, 則得到滋養, 違反大自然的陰、陽運轉, 就易受到外在的「邪氣」干擾與傷害了。所謂的人體的「生理時鐘」會在「卯時」- 早上五點到七點, 逐步將「元氣」能量中的「元陽」比重提高, 而在「酉時」- 下午五點到七點, 逐步將「元陽」比重降低。所以耗體力的工作, 最好集中在人體「元陽」旺的時段, 而其他時段儘量儲存能量於「元陰」, 以備不時之需以轉化為「元陽」來執行各種必要的功能。
保養「元氣」的基本原則, 就是「日出而起, 日落而歸」。 否則通宵通旦, 「元氣」中的「元陰」就會過度轉化為「元陽」, 而消耗過鉅以致傷了「元陰」的底子, 欲再養「元陰」則需多日休養, 才可能將「元陰」補充回來。若如此長期不正常起居生活後, 即使再生能力強的年輕身體, 會造成五臟的「元陰」不可逆轉的傷害. 如同不當使用可儲電池, 亦會造成電池容量縮減了, 「元陰」消耗過鉅, 不但「元氣」容量受損, 使得平常可轉用的「元陽」變小, 甚至操勞過大就會「陰虛脫陽」而成為「過勞死」的結果。對於上了年紀的人, 依大自然的運轉規律來保養「元氣」, 更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黃帝內經》建議在冬天時早睡晚起, 而夏天時可晚睡早起, 亦說明人體內的「元氣」若配合大自然調整, 則會受到滋養, 若違背大自然運行, 則會受到傷害。
身體保溫對於「恒溫」的人體非常重要, 為維持體內各項功能運作正常, 身體須保持在攝氏36.5℃, 若體外氣溫遠低於36.5℃, 則身體必須產生足夠的熱量, 去補足此差額, 除了運動時能由骨骼肌消耗血糖而產生動能與熱量外, 其他最主要的熱量來源就是肝臟了。
這是為什麼中醫建議養生須在晚上11點前上床睡覺, 如此就是讓身體中的五臟的「元陽」不要再耗損(陽能入陰則能眠) , 「元氣」此於亥時行走「三焦」即體表, 而躺在床上基本上就是讓「元氣」能休養, 再加上蓋了被子, 則「元氣」耗損就更少了。如此累了一天的肝臟就不會錯過其每日在子、丑時, 晚上11點到清晨3點, 的修護工作。 否則熬夜造成肝臟無法排毒, 其皮膚就會非常地差, 不但出現黑眼圈的現象, 甚至面孔上都會有的毒素的痕跡。畢竟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 「元氣」的轉變不像是機械式的開關分明而快速, 尤其過了亥時, 「元陽」已明顯降低了, 身體卻熬夜、吃宵夜, 甚至飲酒作樂, 則「元陽」被逼出而使得「元陰」不得補充, 過了入眠時間而「陽不入陰」, 則「生理時鐘」亂了, 「元氣」的轉變亦會失調, 如口臭、皮膚乾裂、大便乾燥難解、小便赤黃、脾胃不合的舌苔厚、中氣不足等各種火氣充體內的五臟六腑, 極可能造成各臟腑發炎, 這就是「生理時鐘」亂了的問題。
接下來「元氣」於早上3點到5點行走肺經, 此時肺的血氣最旺, 多餘的「元氣」就可以排毒了, 有抽煙或花粉過敏者, 肺甚至以咳嗽來排毒。在「卯時」- 早上5點到7點起床, 則隨著身體血氣行走到「大腸經」, 對於身體內最大量的毒素 - 宿便, 就容易借此能量而順利排出體外。
到了「辰時」 - 早上7點到9點, 正是胃經最旺的時辰, 所以西方人亦說, 早餐吃得像國王, 此時消化食物最佳, 加上「未時」 - 早上9點到11點為脾經來恊調各消化器官做消化、吸收、運化一天所需營養的主要時段。一些修行人若體能耗費少, 奉行過午不食, 亦是不違反養生。
「午時」- 上午11點到下午1點,若能小眠片刻, 對大腦(心經)亦是非常好的休養, 下午精神將非常好。
人體經過申時 - 下午三點到五點, 由太陽膀胱經瀉火排毒,腎在酉時- 下午五點到七點, 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腎為先天之根, 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此時不適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適宜大量喝水。
胰臟分泌胰液含有各種消化酶, 消化酶的主要作用, 是將食物分解為人體能夠吸收的小分子物質 (分解澱粉成葡萄糖, 分解蛋白質成胺基酸, 分解脂纇成脂肪酸), 為補充「生命能量」 的重要關鍵。
除此胰臟分泌胰島素促進肝臟細胞將葡萄糖轉化為肝糖,並促進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載體將葡萄糖吸收入細胞,以使細胞中線粒體將葡萄糖以化學能的形式貯存於ATP中,直接供給各項生命活動的需要.而另有胰高血糖素與胰島素相反作用。此為「生命能量」轉化為「元陽」或「元陰」的決定性因子, 故推論腎經應掌控胰臟以達到貯藏精華的功能。
養生要做好, 晚餐最好吃得像乞丐一樣少, 且在酉時之內完成, 因為酉時之後, 身體的陽氣會逐漸減弱, 而能量漸入「元陰」儲存起來。若晚餐吃得太多或太晚, 一則「元陽」已漸少, 則身體的消化、吸收、排毒(過多的營養) 能力漸差了, 二則身體的「元陽」被逼出來加班, 造成「陽不入陰」不但不易入眠或睡眠品質不佳, 亦無法適時保養肝、肺或排毒的機會。
心情平靜以養氣
由西醫「微觀」理論得知, 大腦經由運動神經傳遞命令給「骨骼肌」, 而使身體「動」起來, 而延腦經由自律神經傳遞命令給「不隨意肌」, 而使身體「活」下去。若大腦情緒過度的偏激, 則這些激動情緒所產生出來的各種不同激素, 經由血液流到各臟腑, 各臟腑對這些身體激素與自律神傳來的命令將無所適從, 使得臟腑內「元氣」亂了。《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在激動的大腦情緒長久干擾下, 會進一歩傷害了五臟與六腑, 成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結果,都說明了情緒的過度偏激對人體的「元氣」,臟腑均有一定的損害。所以保持心情的平靜或愉悅可以幫助「元氣」的維續.
情緒激素是身體面對壓力時產生, 其目的讓身體反應更為靈敏, 或力量更為強大, 以保衛自己. 但這對身體資源畢竟產生排擠效應, 長期如此必然使身體資源分配不均, 不只「元陽」與「元陰」有過與不及問題, 壓力過後, 身體亦須額外處理這些激素, 則體內運作系統隨之失去動態平衡而「將病」了.
所以健康要顧好, 就得「心靈排毒」列為每日養生工作之一, 沒有情緒激素的產生, 則五臟與六腑不會受到干擾, 負擔自然輕了, 身體就易於保持在高度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