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決定加入一月初歐洲民主論壇赴台觀選團後,就立刻報名久仰的凱達格蘭學校第三期海外班課程,期間由台灣北到台灣南聆聽多場民主演講,參觀十幾場各候選人的造勢活動,在去國29年後的2016年1月16日第一次參加台灣選舉投票。

 

造勢活動-競選總部與各候選人之比較
朱立論競選總部是服務人員比參訪人員多,坐著比站著多,放空比微笑多;蔡英文競選總部是參訪人與講解人員互動多,小額奉獻多,牆上留言打氣多,選戰商品購買多。而我第一次的政治獻金,是在一場晚餐裡,與眾多共餐的凱校同學捐給了無黨的楊實秋。由他FB公佈得知,在那晚不足50人的晚餐裡,楊實秋募到3萬4千台幣,可惜他在立委選舉仍以少數差距輸了。

在造勢活動中看到一些年青的政壇素人,呈現出「單純就是真,正直即是善,認真就是美」,令人動容。其中時代力量的各個成員之表現,最讓我有此感受。選舉結果時代力量黨成為立法院第3大黨。

 

在參訪過程中,私下詢問民進黨的接待人員為何不接納這些年青人,直接以民進黨名義加入那些民進黨原堅苦之戰區?答覆卻道出現實之無情。即這些優質有潛力之年青人,是無法通過民進黨的初選,甚至一句政治倫理的教訓,就令這些年青人陷入四面楚歌。如何吸引年青人入黨,應是今日台面上各政黨之困境吧?

 

今日對於台灣前途的論戰如春秋戰國時代,是百家齊鳴、百花怒放,而討論日趨理性與完整,共識亦逐漸浮出。甚至國民黨的年輕一代,選後更是勇於發聲,挑戰僵化之體制,建言憾動人心。台灣年輕一代活躍於討論、行動,無視於輩份,資歷的限制,相信日後年輕人出來參選、助選、投票之比例是大為提昇,且自主能力已非以往用人情、薄禮就能左右,這是台灣未來深度改革的推動助力,年輕人大都是只論理想不計得失,義無反顧,也毫不世故,是今日台灣政治的新生力。

 

以往台灣行政與司法(法律)單位,對社會不公不義與政府失德之事,只是拆除引信阻止炸藥爆炸,之後並無清除人民不滿的能量。這種強制與粗糙的動作只是造成社會對政府與司法的極度不信任,當無政治背景的年青人登高一呼,採取焦土戰術,在玉石俱焚的動作下,大眾與輿論反倒由同情而偏向支持違法的弱勢反抗者。

 

問到同行的日本前眾院副院長牧野聖修此問題時,他回答說,在日本很難有眾多年青人能像台灣年青人跳出來挑戰社會體制,也很難有媒體或民意支持任何違法之事。他認為日本自主的司法體系,廉能的政府與成熟的民主議會,維持了社會之公平正義,所以媒體或民意亦不支持任何違法之事。言意之下,成熟的民主社會就少有躁動的能量。

 

回顧德國亦是如此情形,我想年青人在事業順利時,大多依循家、國為他們設定的角色,而對政治冷漠;若感覺前途茫茫,年青人就義無反顧地反抗,不像大多數的成年人是世故的,看看中國的天安門事件、非洲的茉莉花革命、台灣的太陽花、香港的雨傘運動…,現行體制無法維持公平正義時,只有靠年青人才能呈現出社會良心的一面。今日有眾多優質有潛力之年青人參政,台灣未來會更好。

 

民主演講-柯文哲談「改變,從台北開始」
柯文哲提到五大弊案對台北新團隊是學習大於清算,五大案裡大多合法,許多弊都在灰色地帶遊走,人民只好扮演冤大頭。但歷史的轉型正義不能只有受害者而不知誰是加害者,否則政府在遇到問題或錯誤時,只想愚弄人民的智慧,擺出「信不信隨你,反正我信了」的態度時,人民就不信任政府和代表政府說話的專家了。

 

柯文哲表示民調高時,他就做想改革的事,但他亦知道每興一事,未蒙其利前必先受其害,有受害者就會使民調低下來。他以民調65%作為做事的準則,低於65%就乖乖停止想改革的事;但他認為改革正確時,必然是受害者寡,收益者眾,民調終究會高起來,一旦民調高於65%時台北市府就再做改革的事。他以226專案為例,台北市府針對226處有危害公共安全之違建,宣布於2015年1月9日起啓動226服務專案,並訂期於3月23日起執行未改善之處,宣布後一陣子民調就低下來,結果違建屋主於3月22日全部如期改善完成,之後民調就高於專案時期的數據。

 

柯文哲表示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事前的溝通取代事後的衝突。而溝通對象常包括市府裡的公務人員,他認為與其說他改變台北市政治,不如說改變台北市公務員的做事文化。柯文哲達到北宋范仲淹所說的「寧可一家哭,不使一路哭」,結果柯文哲長期維持了高民調數據。

 

再看馬英九亦盡力去彌平台灣政治受害者的傷痛,年年主持政府二二八悲劇的悼念儀式、因應經濟衰退,就刪除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結果深藍跳腳,而深綠卻不領情;推動成本合理化進行油電雙漲、合理的徵證所稅以劫富濟貧,結果媒體故意將台灣經濟衰退全怪於此原因,忽略此時是全球全面緊縮下的惡果。馬英九任上做了許多對的事情,只是常不幸在錯的時間上,簾能對馬英九而言,似乎只達一項。

 

2016大選結果
台灣大選投票率也愈來愈像民主先進國家,由2004年的80.28%,2008年的76.33%, 2012的74.38%,到2016年只有66.27%,而投給激進的急統急獨黨派之選票不足9%。其中高喊急統的政黨有中華統一促進黨(0.46%), 新黨(4.2%)共4.66%;高喊急獨的台聯黨(2.5%), 基進側以黨(0.46%), 自由台灣黨(0.39%), 台灣獨立黨(0.22%)共3.57%。

 

台灣中間選民的力量已是絕對多數,在蔡英文表示不改變(兩岸)現狀後,民進黨的得票率(44.06%),國民黨(26.92%),時代力量(6.52%),親民黨(6.11%),共83.61%,加上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信心希望聯盟及民國黨,非急統急獨的的選票幾乎達91%。

 

國民黨能否能浴火重生
總統大選結果與2012比較,朱立倫少於308萬票,其中蔡英文多了80萬票,即使扣除流向宋的100萬票(由50萬票增加到150萬票),其餘的120萬選民放棄投票了。國民黨大選慘敗有3個主因,首先是台灣經濟陷於停滯、貧富差距與高房價的問題。第二,黨產遲遲不肯歸零而招引憤怒。第三,選前國民黨的亂,如:換柱的程序不正義、不分區名單失去理想性。

 

所以80萬選民唾棄了、100萬選民拋棄了,還有120萬選民放棄了國民黨,國民黨能否能浴火重生?或應該這樣問:國民黨真的會改革嗎?

 

看看韓國大國家黨執政34年後,在1997年的總統大選首度失去政權,尤其盧武鉉在2004年上台後,進行全面清查大國家黨黨產,陸續追出大國家黨執政時的眾多貪污腐敗的不法資金,使該黨的形象和支持度都跌至谷底。就在外界以為大國黨一蹶不振、難以東山再起時,朴槿惠2011年在大國家黨存亡危急之際挺身而出,當選黨主席。選上後,黨內大老等人隨即退位,大國家黨趁此進行了前所未有的世代交替,為日後朴槿惠的政治改革奠定基礎,2012年2月改名為新世界黨,並於2012年底當選大韓民國第十八任總統。

 

同樣在台灣的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遭遇創黨以來的最嚴重挫敗,113席立法院席次只取得27席,泛藍則取得超過四分之三席次,於25個縣市與直轄市當中,取得15個縣市的所有席次。同年的總統選舉,亦以二百二十一萬票的差距落敗,執政八年的民進黨如此慘敗下野。同樣外界以為民進黨將一蹶不振、短時難以東山再起時,當年5月蔡英文勇於參加民進黨主席選舉,成為民進黨第12屆黨主席。黨內大老等人隨即退位,民進黨亦進行了無紛擾的世代交替。2014年的九合一與2016年大選中,民進黨是由地方到中央處處完全執政。

 

為何韓國大國家黨與民進黨的黨內大老退得如此爽快?因為選民唾棄而黨內又無資源!


但是國民黨立法委與總統大敗後,黨內大老等人為何仍不退位?想東山再起?不完全,這應該是黨產的誘惑,尤其絶大部分藏放在大家看不到的冰山下,而更多的是見不得陽光,已"合法"轉移出去,恐被自家人以改革名義追查出來。大老們在意的是下屆黨主席是能否負責掩䕶大老徹退,能否保護冰山下的既得利益。改革?當然要喊,但清黨產時,決不能清到背後資深大老家𥚃來。這是忠言逆耳的丶中生代的,都還不能冒出頭,即使弄得黨繼續沈淪不起,門外人民唾棄賤駡,國民黨內既得利益者仍執意要爭取時間轉移再挪移。否則台面上的黨產太快查完,順藤摸瓜找到突破缺口,台面下的就脣亡齒寒了。

 

只有黨產歸零,才能為中間選民重新接受,沒有黨產後的國民黨才會真正改革,以招募到有向心力的志工與政治獻金,有新的人員、財力招募方式,國民黨才有可能浴火重生,但這次的黨主席候選人完全沒有令人耳目一新,只像背後資深大老的木偶。

 

選後的深度改革
台灣要在中國崛起下發展新一波的經濟高成長,則須教育改革以增加長期的國際競爭力:尤須改變目前的教育模式-獨尊智育,而忽略德育、群育。尤其在十歲之前的幼教/小學教育,將一輩子須有的德育、群育,在人格定型前奠定基礎,日後就易培養起來軟實力。亦須痛改目前在大學時期的放牛式教育,要培養大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培養大專生專業的實作能力或創新能力。德育、群育是新一波的經濟高成長的基本功,須在在人格定型前奠定基礎,是台灣脫胎換骨的必備軟實力。智育反而是任何時候都可補上,而且可由德育、群育來並連、串連。

 

要司法改革以消除過度内耗:社會運轉速度愈快,人與人、不同單位間互動就增加了,爭執也就更難免了。若司法清明,對爭執兩造作出公平定論,則彼此會走向更和諧的道路; 否則少了公平的司法,得不到司法正義的一方就會尋求街頭正義。往日藍緑過度的對抗狀態,台灣司法要負非常大的責任。

 

對此台灣的司法必須更加清明,強化法治以使台灣民主體制的優點更加發揮,缺陷能被抑制住,所以司法改革達深度的法治是台灣未來各項改革的守護者。

 

要稅制改革:尤其年金改革將是重頭大戲。自2012年確定台灣不再有中高成長率後,各種精算結果都證實-年金若不改革,軍公教退撫基金將於2019年、勞保和教育人員帳戶於2027年、公務員帳戶於2031年都將破產,不能只圖享福把債都留害子孫。

 

結語
每一位政客最初從政時,都有一顆救世濟民之心,都想成為一位政治家。但人民不能只靠希望,唯有勤於監督,才能提醒政客們莫忘初心。最後希望兩岸臍帶不能斷,交流不能停,與大陸交往時,勿放棄始祖們來台的原始意義,勇於支援大陸正能量,為了子孫後代,台灣人應堅持原有的善良、接受現實的無情,再持以勤奮不懈的努力,台灣加油!

 

郭琛 02,02,2016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