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James Wang - 王長水

Best of Taiwan 臺灣

Other Collections其他收藏

US Military in Taiwan美軍在臺灣

Twn.gov sites臺灣政府網站

Misc雜項


臺灣最早的接觸
學術界一直爭論到底三國時代孫權派兵去的“夷州”以及隋朝的流求是不是臺灣,三國時的《吳時外國傳》記錄了一百數十國,從230年到達夷州,而短短16年後的246年《吳時外國傳》都沒有出現夷州或流求的記錄真的是很奇怪!衛溫和諸葛直帶領上萬士兵出海尋找夷洲,夷洲要花費約一年時間行軍,應該不是琉球(面積2,276平方公里,只有一個新北市那樣大),臺灣可能性較大,也不是菲律賓呂宋島,因為衛溫帶了幾千名夷洲的人返回(可惜沒有文字記載人的長相或圖畫,但這幾千名夷洲人在將近1,800年前應該已經繁衍了很多後代。),而呂宋島至元世祖時仍“民不及二百戶” ,衛溫的士兵們因為疾病死去了十分之八九那是瘴癘所害;法國學者D’hervey Saint Denys、德國學者Ludwig Riess、史明都認為在隋唐以後到明朝之前提到的流求應該是現在琉球與臺灣的統稱,並不是單一琉球或臺灣。


《吳時外國傳》說:“ 亶洲去琅琊 萬里。”指日本的可能性比較大。法國人希格勒的著作《中國史乘中未詳諸國考證》中也指出亶洲即是日本島。

 

  • 230年:孫權派衛溫等航行到達夷州。部分學者相信夷州就是現今的台灣,但沒有具體的事證。

衛溫(?-231年),三國時期三國時期東吳將軍。


黃龍二年(230年)正月,孫權派衛溫和諸葛直帶領上萬士兵出海尋找夷洲、亶洲,想要俘獲那裡的民眾以充實東吳的人口,陸遜和全琮都諫言反對,孫權不聽。衛溫和諸葛直花費了約一年時間行軍,士兵們因為疾病死去了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因為亶洲太過遙遠,衛溫和諸葛直最終沒能到達那裡,只帶了幾千名夷洲的人返回。黃龍三年(231年),孫權認為衛溫和諸葛直違背詔令,無功而返,把他們關進監獄,隨後處死。


《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第二》: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 243年-246年《吳時外國傳》吳國孫權時期交廣刺史呂岱於赤烏六年(243年)遣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南宣國化。赤烏九年(246年)陸遜去世,由諸葛恪代陸遜之位,孫權乃分荊州為二部,由呂岱督武昌以西,並升任上大將軍。

   康泰於歸國後著《吳時外國傳》記錄出使南國時的經歷的一百數十國的見聞。此書是古代南海最早的地誌專書,可與多祿米的《地理志》比美。《吳時外國傳》一書中唐宋時仍存在,後遺失,但散見於多種書籍的引文中。《水經注》稱之為《康泰扶南傳》或《康泰扶南記》,《北堂書抄》稱之為《吳時外國傳》、《扶南傳》;《藝文聚類》稱之為《吳時外國志》;《通典》稱之為《扶南傳》、《扶南土俗傳》、《扶南土俗》;《史記正義》稱之為《康泰外國傳》、《康氏外國傳》。

 

  • 607年:隋朝將軍朱寬橫渡台灣海峽,到達流求。部分學者相信流求就是現今的台灣,但沒有具體的事證。
  • 610年:隋煬帝派陳棱率兵萬人至流求。部分學者相信流求就是現今的台灣,但沒有具體的事證。

流求國或稱流求,是中國唐代史家魏徵和令狐德棻等在《隋書·流求國》和《隋書·陳稜傳》中所提到的一個在東方海上的島國。根據該史料的記載,在西元7世紀初(大業年間),隋煬帝派遣二名武將,數次到達流求國,征討流求住民並把數千名不馴服的男女捕回中國。


元代汪大淵的《島夷志略》則稱琉求,文中提及「自彭湖望之甚近」,對於琉求峙山的描述被認為是指今高雄的壽山,並略述其地的物產(其中硫磺與台灣早期的物產相對應)和原住民的獵頭之類習俗。


《台灣人四百年史》作者史明認為,當時隋代的流求應該是泛指琉球群島、台灣等,中國大陸東方海中的一連串島嶼。

  • 1337年:汪大淵( 1311 年生)江西南昌人。 1330 年,二十歲的汪大淵,懷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豪情壯志,從泉州搭船赴海外遊歷。

他跟隨著中國船商,循著唐、宋、元以來的「海上絲綢之路」,當時稱為「西洋」航路,沿著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非洲東岸,最遠到達非洲東南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 M adagascar ),1334年旅遊四年之後回到泉州。


1337 年,汪大淵第二度出海,這次循著「東洋」航路,沿著台灣、菲律賓群島、婆羅洲( Borneo )、爪哇( Java )、蘇拉威西島( Celebes )、摩鹿加群島( Moluccas ),最遠到達帝汶島( Timor ),1339年旅遊二年後回到泉州。


1349 年(元順帝至正九年),泉州官府重修地方誌,主其事者知道汪大淵遊歷過海外諸國,向汪大淵邀稿,汪大淵寫成〈島夷志〉部分,敘述海外各地的風土民情。後來汪大淵將〈島夷志〉部分單獨出版,書名取為 《島夷誌略》。


《島夷志略》則稱琉求,文中提及「自彭湖望之甚近」,對於琉求峙山的描述被認為是指今高雄的壽山,並略述其地的物產(其中硫磺與台灣早期的物產相對應)和原住民的獵頭之類習俗。並記載了彭湖: 島分三十有六,巨細相間,坡隴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間,各得其名。自泉州,順風二晝夜可至。有草、無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結茅為屋居之。
氣候常暖。風俗樸野。人多眉壽。男女穿長布衫,繫以土布。煮海為鹽,釀秫為酒,採魚蝦螺蛤以佐食,爇牛糞以爨魚膏為油。地產胡麻、綠豆。山羊之孳生,數萬為群,家以烙毛刻角為記,晝夜不收,各遂其生育。工商興販,以樂其利。
地隸泉州晉江縣。至元年間,立巡檢司,以周歲額辦鹽課中統錢鈔一十錠二十五兩,別無科差。


·琉球(應指臺灣)
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山曰翠麓、曰重曼、曰斧頭、曰大峙。其峙山極高峻,自彭湖望之甚近。餘登此山,則觀海潮之消長。夜半,則望暘穀之出;紅光燭天,山頂為之俱明。


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俗與彭湖差異。水無舟楫,以筏濟之。男子、婦人拳髮,以花布為衫。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知番主酋長之尊,有父子骨肉之義。他國之人倘有所犯,則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頭懸木竿。
地產沙金、黃豆、黍子、琉黃、黃蠟、鹿豹麂皮;貿易之貨,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磁器之屬。


海外諸國,蓋由此始。
·毗舍耶(即今屏東外海之小琉球嶼),其名源自於南島語系Bisaya族,語言與台灣平埔族西拉雅族相近。
僻居海東之一隅,山平曠。田地少,不多種植。氣候倍熱。俗尚虜掠。男女撮髻,以墨汁刺身。至疏頸、門朗,纏紅絹,繫黃布。
俗以國無酋長,地無出產,時常裹乾糧,棹小舟,遇外番,伏荒山窮谷無人之境;遇捕魚採薪者,輒生擒以歸,鬻於他國,每一人易金二兩重。蓋彼國之人,遞相倣傚,習以為業。故東洋聞毗舍耶之名,皆畏而逃焉。

 

汪大淵並沒有自備船隻,而是搭乘中國貿易商的船隻旅行。用如此「搭便船」的自助旅行方式,遊遍海外二百多個地方只花了六年時間,可見當時中國海洋貿易的繁盛和海洋交通網路的綿密。

 

  • 1566年:林道乾是潮州惠來人,年少時曾為縣吏。性機變狡咋,智謀超出一般海寇。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攻打韶安,由南等村,都督俞大猷派兵追剿,林遁入澎湖嶼東北的北港(萬曆末年稱為台灣),明兵不敢追,留師澎湖駐守。1573年萬曆元年為官兵追剿,前往馬來半島,攻佔北大年(Changwat Pattani在泰國南部接近馬來西亞)。後林道乾助暹羅王破安南,暹羅王嘉獎,以女妻之。林道乾樂不思蜀。馬來半島的北大年蘇丹國拉圖·比魯(Ratu Biru)女王在位時代的華人高官。
  • 1573年:萬曆元年(1573年)海寇廣東臨福建的饒平縣人林阿鳳(閩南語音Lim-a-ben 另名李馬奔Li-ma-ben)屯廣東南澳島的錢澳,十二月進攻澄海,大敗官兵。1574年年二月攻打潮州、惠來,四月攻入清瀾(今海南省文昌縣),六月在廣東兵敗,退至福建沿海,遭福建總兵胡守仁官軍襲擊, 10月轉移到魍洪(臺灣)的雞籠(基隆)駐紮。

林阿鳳後曾修書議和求撫,廣東總兵殷正茂不予接納林阿鳳,為避官兵進剿,1574年11月林阿鳳率戰艦62艘,5,500餘人,揚帆向呂宋進發。11月29九日抵達馬尼拉灣的馬裏斯。首次進攻馬尼拉獲勝,擊斃西班牙駐菲律賓總指揮戈尹特(Maytln Goiti)。後在邦阿西楠省(Panggsinan,Prov.of)的林加延灣(Lingayen G.)建立都城,自稱國王。


1575年萬曆三年3月西班牙派兵進攻林阿鳳,明朝政府乘機聯合圍攻。林鳳苦戰4個月,因糧械不繼,於8月4日,一夜之間,率40餘艘戰艦巧妙突圍,直抵臺灣,後返潮州,出沒於廣東潮州的柘林、惠來縣的靖海和陸豐市的碣石之間,船艦又增至150餘艘,勢力復振。後林鳳離開潮州,不知所終。


在林阿鳳與西班牙的爭鬥中,西班牙背後有一個帝國在支持著,雖然這種支持未必能夠從物質上奏效;而林阿鳳的背後卻是一個準備不惜任何代價剿滅他們的龐大的帝國,因而最終時西班牙人取得了勝利。

 

  • 1621年:顏思齊(1589年-1625年9月),福建漳州海澄人,因宦官欺淩,揮拳斃其僕,逃日本,裁縫為生,由於他廣結豪傑,遐邇聞名,日本平戶當局任命他為甲螺(頭目)。荷蘭東印度公司史料判斷,顏思齊是海寇李旦的二把手,負責李旦在台灣的活動和實際運作李旦的武裝集團。天啟元年1621 年顏思齊因不滿日本幕府統治結夥謀反失敗,率鄭芝龍及楊天生等二十六兄弟駕十三隻舡船逃抵臺灣。

顏思齊聚集了三千餘漳州、泉州貧苦人民渡台,並在魍港(布袋鎮)設立十寨作為據點(魍港從16世紀中葉就一直是海盜的巢穴,荷蘭統治時已是漢人的大聚落。),除海上寇略外,也從事開發,防備原住民,為華人開拓台灣之始。隔年,顏思齊於諸羅山(今嘉義)打獵途中染傷寒病逝,享年37歲。顏思齊死後,部下歸鄭芝龍統領。

 

  • 1624年:鄭芝龍(1604年-1661年),在1624年中秋後將事業重心自日本九州島遷到臺灣,歸附「日本甲螺」(倭寇首領)顏思齊。此後不久,荷蘭東印度公司登島,驅逐了以臺灣為基地的其他勢力,鄭芝龍遂攜妻子定居於中國大陸。1625年顏思齊死,芝龍結合諸海盜首領,號稱十八芝,擁有當時福建沿海實力最強大的一支武力及商業團隊,領導海賊數萬人,經營走私與劫掠事業,橫行於臺灣海峽。

1633年鄭芝龍於福建沿海金門海戰擊潰荷屬東印度公司艦隊,從此控制海路、收取各國商船舶靠費用,鄭芝龍也因此迅速富可傾國。儼然稱為閩南的領主與海上霸主,鄭芝龍的通商範圍廣及東洋、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呂宋、魍港(布袋鎮)、北港、大員(台南市)、平戶、長崎、孟買、萬丹、舊港、巴達維亞、麻六甲、柬埔寨、暹羅,據估計,兵力有:包涵漢人、日本人、朝鮮人、南島人、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種高達廿萬士卒的軍力,擁有大、小船超過三千艘的船隊,成為華東與華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強權。1633年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實行鎖國外交政策,日本只許中國人和荷蘭人前往貿易,鄭芝龍藉由對日本的貿易,因而更富。


1630年代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南部,在大員(今臺南市)修築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兩城,駐防近兩千人,但大陸移民卻多達數萬。


順治三年(1646年),鄭芝龍見局面不利投降清軍。

 

  • 1624年至1662年(非常詭異的時期,與趕走荷蘭人的鄭成功出生年與去世年一樣) -- 台灣的荷蘭統治時期,台灣受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成立於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所統治之期間,也為第一個有系統統台灣的政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為貿易據點,但當時澎湖為中國明朝政府季節性駐防的汛地,經交涉失敗後,中國派遣由俞咨皋率領的軍隊包圍荷蘭人的城堡,迫使得荷蘭人於1624年轉而到當時未有實質政府統治的福爾摩沙島(今臺灣)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設立據點
  • 1626到1642年 -- 台灣的西班牙統治時期,西班牙人於北台灣歷時16年的殖民統治。雖然台灣很靠近已是西班牙帝國版圖的呂宋島,西班牙人卻沒有佔領台灣,反而讓荷蘭人奪得先機。直到1626年,為了突破荷蘭人對馬尼拉的貿易封鎖,才出兵雞籠,並逐步征服北台灣。可是西班牙人無力驅逐荷蘭人,也無法賺取足夠的利潤來維持駐軍的花費,反而要靠馬尼拉補助北台灣的經營。因此馬尼拉經濟衰退以後,西班牙人就縮減駐軍,給了荷蘭人可乘之機。最後在1642年荷蘭人攻陷雞籠,結束西班牙人的統治。
  • 1661年:鄭成功(1624年-1662年)是 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正月),在金門誓師;他親率將士25,000名、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二月抵澎湖,四月初二日(4月30日)抵鹿耳門。並利用漲潮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以優勢兵力包圍荷軍防守薄弱的普羅民遮城,並切斷荷軍水陸交通,不久,普羅民遮城守將貓難實叮獻城投降。為鄭成功所擊敗,只得退出台灣。

四月初七日,鄭成功親率大軍對防禦堅固的荷蘭首府熱蘭遮城進行攻打。


十二月初六日(1662年1月25日)鄭軍於鯤鯓半島發動總攻擊,以大砲不停轟炸,當日即發出2,500發砲彈,其中1,700發左右打向烏特勒支碉堡,幾乎將之夷為平地,荷蘭守軍被迫自行炸毀碉堡殘餘部分後撤退。此役徹底瓦解了熱蘭遮城內守軍的士氣,兩天後大員評議會決定議和談判。


大員長官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簽字於締和條約投降,至此,台灣台江領地,盡落明鄭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