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毎一個人具備了或多或少的善能量,故修行可利用已有的善能量來暖身,從做好孝養父母、事奉師長的善行開始,先鞏固有縁的慈心,再逐歩去修煉無縁(無條件)大慈。


修煉無縁大慈之前,可從培養「慈心不殺」的習慣開始。也就是當自己慈心升起時,不要讓其它念頭將此慈心壓抑,要知善念難得、難培養、難持續,若能養成慈心不殺的習慣,就可將小到意念的慈心留住,更可能立即發展到言詞、行為等慈心行為,如此就可尊定日後無縁大慈的基礎。再進一歩以「同理心」對不相干路人的痛苦,以感同身受來主動幫助;最難的考驗是視冤親債主為路人、甚至親人,接著要求自己去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最後達到無遲疑地幫助任何需要幫助的人。


或許你我都會認為, 要對使我們生氣的人去發慈悲心,是一種很牽強的想法,認為是不可信、不可行。若意識到使我們生氣的人,是和我們有縁的人所發出救助信號,在懇求我們的幫助,則我們反應就可不同了。這可先由襌修來以心造業,冥想著自己仇恨者面臨苦難,此時就嘗試提醒、要求著自己,保持人溺己溺之同理心去幇助他。再逐日將此「意業」擴展到「口業」,則考驗日子來時,才可能行善業而不遲疑。


要臨場有這種積極的反應,則平日就須強化自己的願力,在腦内以廣植深耕方式播種慈悲種子,則在下次再遇到讓我們憤怒的情景時,就可借由這些慈悲的種子,使我們外表與內心的憤怒都會越來越少、若仍有憤怒,時間也越來越短。慈悲心的培養亦可仰賴於平日常做禪修的精神之旅,藉由感受別人在災難中遭受的痛苦,以想像我們身臨痛苦時的需求。如此以同理心來強化我們的慈悲心,並可用來轉化種種以往累積的負面情緖。通過自我審思、反省的訓練,種下慈悲的種子,並逐日強化自己的慈悲心,慈悲的種子必然有機會成長茁壯為巨大的慈悲樹,為我們日後擋下如狂風暴雨的憤怒了。


轉變的開始
《大學》開宗明義點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就是描述心智修行的程序。這與佛學中戒、定、慧,由戒入定,由定得慧的道理相同。


平日感官所接觸到的世界,只是真實世界中非常小的局部,且大都屬表層無常的變化。若能經由禪修止觀的訓練,使心靈不受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束縛,開始開發內心潛能,以校正心性使身心不受無常表象的迷惑,進而覺悟無常背後的真理,身心就可常處健康快樂了。而禪修還可以培養出同理心、慈悲心的善能量,讓我們更容易控制自身情緒,藉此進一歩提高專注力而提昇了執行力。


心智修行有兩種,一種是「止」的修習,使注意力更集中專注。修行的過程是學習控制自己的念頭,能夠較長時間不被雜念拉走;即使一旦注意力被拉走時,亦能夠立刻警覺而拉回原來思路,如此我們就能較長時間為心智的主人。平日少了發呆、胡思亂想、心神不定,能確實做到控制自身情緒、提高專注力,執行力自然大大提昇了。


像淨土宗的持名念佛,專注於念佛力求念到一心不亂境界,這過程使注意力能高度集中,而發展出更強的專注力,平日修行可引導心靈的放下,日後遇到心靈有過不去之時,亦能以念佛而心轉,心轉而境轉。若持名念佛不強求明心,以伏心為主軸,則須多方藉由戒律來輔助,由外而内地避免心性的驛動,則成效會更好。


另一種的心智修行,叫做「觀」的修習,以深刻察照萬物的本性,並時時反照自身心靈,警覺心靈上的雜質,以解除對世間名相上的迷惑,進而徹底解脫心靈的枷鎖。這是禪宗主要的修習方法,它較不侷泥於戒律,而是著重觀察、警覺、反照,的一種心智培育法分析法,和「止」的修習是一緊一鬆、相輔相成的。


信、願、行後,終有親證的一日
修行盡在生活中,唯有行住坐臥中都以無分別心地做到諸善奉行、諸惡莫行,才能將「末那識」中的雜質一一除去,扭曲逐漸校正。最後剩有些細微而不易察覺的無明,嘗試以「出離心」多方審視自己的善惡觀念。若能時時内觀反省,或能年年精進,而當毎破一份無明,即多證一份自性,逐歩校正「末那識」剩餘扭曲的部位,終有一日達到晶瑩剔透状而至善完美的佛境界。
除非親證,我們無法確實明瞭不曽到過之處。就如以前住在台灣,來德之前,儘管看了許多關於德國報導之資料,也問過許多住過德國的友人,但總不及自己住在德國後的體驗真實。「信」為親證的開始,相信後才會發「願」,發願後終有開始力「行」的機縁,則終到親「證」的那一世。


分享讀過一句很棒的格言: 願我能堅持(心中的遠景),願我能放下(此時無力改變的煩惱),願我有智慧 (分辨這兩者的適用期)。我的體會是:對的就要堅持,做不到就放下(但不放棄),百折而不撓直到目的地,這就是知所進退的智慧。當方向確定對了,再遠的目的都走得到,途中休息只為走向目的而準備。


郭琛, 德國28, 04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