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科技文明的進步, 使得「天涯若彼鄰」, 但因人們的私慾氾濫倒使得「彼鄰變天涯」。 傳統學校裡提供了學習許多求生謀財的知識, 教導了我們如何賺取錢財, 獲得想要人群中的社會地位, 但對於已得到超過生活所需的名利後, 而產生精神空虛的人群, 與更多努力工作卻得不到預期有的名利時, 而產生焦慮的人群, 卻沒有提供其所需要的精神智慧。 造成今日我們擁有前人所無法想像的物質科技, 但少了所需的相對精神文明來平衡, 使得人們經常沈浮在空虛與焦慮之間。所以說現代人精神過得比古人煩惱, 難道這是處於現代文明下, 無法避免的宿命嗎?

 

所幸人類的文明史上出現了許多聖人, 他們在精神領悟而解脫後, 無私地貢獻世人不同的精神食糧, 有耶和華的基督教, 有穆罕默德的依斯蘭教, 也有釋迦牟尼的佛教。當我們有困惑有煩惱時, 就依個人的機緣或習性, 選擇其一都是對心靈有益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 只要我們喜歡而認同, 它們就是最好的, 都能幫助我們轉苦得樂。深入後必能破除心中一分無明, 就能放下一分執著的重擔, 進而見到一分的原本自性, 在此放下執著的自覺過程中, 煩惱漸消, 清靜心亦自然呈現出來。

 

個人對佛法較其它宗教哲學熟習, 或可借此介紹佛學入門的不同途徑, 供大家參考選擇. 佛在世隨緣並依弟子器根講法了49年, 因此佛學浩瀚很難遍讀, 再則任何哲理落於語言、文字就是法相, 似乎看得到、 摸得著, 但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而佛法的領悟須將語言文字間的含意溶會貫通後, 才能領會一二。經書都僅能以法相描述法性, 而每本經書切入法性的角度不同, 描述的法相內容自然不同, 與其遍看群經觀熱鬧(法相), 不如一門深入探門道(法性)。一真法性猶如老子在《道德經》論述道家哲學一樣, 「道, 非常道, 不可道」, 雖然老子論述都是理, 諸理是依循道而生, 只是在不同狀況下呈現不同的面貌而已。試著由經書描繪的法相去領悟背後的法性, 達到《金剛經》所說「若能見相非相, 即見如來」, 法相猶如人身, 每一身相雖有不同, 法性即如來皆是相同。事實上生活中、工作裡, 都存有哲理, 有人以精於書法, 能由書法中領悟了書法背後的法性, 有人精深太極氣功後, 亦能領悟出人生的大道理。 研究佛學亦是如此, 所謂佛法即生活, 依佛祖解說的理(法相)一門深入, 由此再三品味出其背後的道(法性), 佛說“一切法無有高下”, 登堂入室的門徑雖有千百條, 而抵達的堂室都是同一個, 若能一經通, 則百經俱通, 所有佛經不外乎是教導我們去除執著、分別與妄想, 而達到清靜、平等與覺悟的各種方便法門而已。

 

佛學小乘經典是學佛的基礎, 講四聖諦、八正道, 依戒、定、慧三學程序, 修行自身心性. 若能推己及人而存廣利大眾之心, 則加修波羅蜜多六度的大乘經典, 行自覺、覺他的覺行之路. 依中國人的習性, 多屬大乘根性, 即具所謂的菩薩心腸而喜歡幫助別人, 但由於分別心的作祟, 都依人而為, 對喜歡的人掏心掏肺去幫助, 對於不喜歡的人就視若無睹, 以現代術語即是『對人不對事』, 而非「對事不對人」. 另則有些菩薩心腸的人悲心雖足, 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卻常因慧心不足而吃力不討好, 甚至受人冷嘲熱諷, 因而走得較辛苦些. 所以大乘波羅蜜多六度中, 忍辱修行尤是其修行的關鍵, 要想再精進、禪定而得般若智慧, 則忍辱修行是為考驗, 這是大乘弟子走入世路線, 在修慧尚未完成時, 同步做福慧並修時所面臨的困難, 為此台灣聖嚴法師有句名言:「歡喜做, 甘心受」是極佳註解。

另外除大、小乘外, 尚有以藏傳佛教為主的金剛乘. 金剛乘更是以大、小乘佛經修行的基礎上, 須擇一上師親近學習, 並且通過無數次考核, 才得其上師口耳相傳密法. 因為修行遠較其它宗派完整而嚴格, 所以並非適合一般佛學根基的弟子, 故一般俗稱密宗, 有別於大乘的禪宗與淨土宗.

 

對於發心行菩薩道的信徒, 在面臨外界種種考驗下, 如何讓此菩提心持續下去? 即是整部《金剛經》在談論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此為修行菩薩道最先所面臨的兩個問題: 若要堅持修行如何降伏驛動的心? 須將心何安住在那裡?

 

若喜歡思考哲理者, 可選一部與自己有緣之般若經典, 時時刻刻思考佛祖開示的每一解說, 一遍又一遍地讓其哲理流過自己的骨子裡, 一次再一次地反覆洗淨自己的靈魂, 每一次都會有更深入的感受。菩提心應云何住?即是執著, 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但如何放下執著? 半部《金剛經》都談論此.菩提心者云何降伏其心為何放下分別心就可以自然降伏其心?另半部《金剛經》都談論此. 《金剛經》說將心田擴大, 伏心猶如將野草般的妄念壓制下來而已, 其根仍深植八識心中, 惡風一吹妄念就依然竄岀惱人, 唯有以出離心做起, 角色互換而懷人溺己溺的心胸, 直到去除人我概念而不生分別心, 如此與塵同光就可達到無緣大悲了, 此即直接由發心、伏心而明心, 終會見道而達究竟菩提。 再如孔老夫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即依所信的佛法來檢驗自己每日之作為。此為禪宗降伏心之法門, 禪定為核心, 忍辱為實踐, 理通了, 信就深了, 行自然就可遠了。最後只要一步一腳印地持續修煉, 分別心與執著心就不會困擾我們, 世俗的煩惱亦隨之日益減損。

 

若不喜思考哲理, 而俱有過人毅力的感性者, 可選修淨土法門為主, 每當妄念出現時, 關閉六根隔離六塵影響而內觀, 以自身念力與阿陀佛之願力結合, 持名念佛來壓制妄念叢生, 直到定力出現, 而達一心不亂二念不生。所以菩提心應云何住?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者云何降伏其心?念阿彌陀佛. 每當有情緒激動而過不去的時刻, 立即觀想阿彌陀佛之像, 口念阿彌陀佛之名. 不知其然但行其事, 就可避免造惡業結惡果, 往生更可帶業到西方淨土世界修行, 此為淨土宗殊勝降伏心之法門.

 

當然以禪淨雙修, 結合了自力與他力的修行, 是我們眾生所應採取的修行方法。平日選一部與自己有緣之佛學經典, 細細品嘗體會以增上緣, 當為人處世遇到自力有所不濟時, 就以都攝六根, 放下無力承受的外緣, 持名念佛, 借助佛力助己度過難關。

 

若覺得人生步伐沈重, 就是該卸下心頭的重擔時, 放下執著是修行的第一步, 不怕雜念起, 就怕覺心遲, 任何雜念起就立即放下此執著, 清靜心自然有了, 則逐日成就了人生的智慧。若能推己及人而兼善眾生, 再以不分別的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當以覺他的作為時, 則平等心就能升起, 如此修慧之餘再修福, 妄想無明必就日趨淡薄, 而邁入了平等正覺的覺悟境界裡。

 

郭琛, 26, 07, 2012